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當年炮轟金門的一些內情

我曾在本報「筆陣」欄著文(8月18日),談及1954年解放軍炮轟金門事件。《蘋果日報》的李德成,既不懂歷史,也不知內情,居然說我誣蔑蔣介石要台灣獨立,以蔣介石守護神姿態責備我「良心何在?」。我在8月28日已在本報寫了〈李德成教授,你讀懂了嗎?〉一文予以駁斥。
最近,找到了一些原始材料,在此補充一下,用蔣介石和毛澤東在這場炮戰中的表示,作進一步說明。
炮轟金門,守軍有所傷亡,軍情報到蔣介石那裏,他聽後,緊蹙着眉頭。隔了一段時間,卻連聲說了幾句﹕「好,好,好!」
原來,當年美國多次要求蔣介石放棄金馬,蔣介石硬着頭皮就是不撤。但美國壓力日重,只有中共的炮轟金門,才給他一個順理成章的不撤藉口。
當年9月,蔣介石親自出席中外記者招待會。發表談話說﹕「中共炮轟金門,是進攻台灣的前奏。金馬是台灣的屏障,自動放棄這些島嶼,等於敞開門戶。因此金、馬地區必須固守,哪怕是由國民黨獨立作戰,也決不後撤。」
這句「哪怕是由國民黨獨立作戰」,真是可圈可點。這就是說,因為我蔣介石不聽話,你美國人不幫忙,我國民黨也將作戰到底。
所以,毛澤東說「金門炮戰,意在擊美」。就是這個道理。
在金門炮戰開始後,毛澤東曾對他們的秘書林克說﹕「向金門打炮,不是為了解放金門,而是蔣介石希望我們打炮。這樣,他就有了藉口,可以抵抗來自美國的壓力。」
當年美國對台灣的政策,一方面是要控制台灣,阻撓中國的統一。另一方面又擔心被蔣介石集團拉下水,在朝鮮停戰以後,捲入一場它想避免與中國大陸的直接衝突。但美國又估計,當時中國「可能恢復被推遲的解放台灣的計劃」。而毛澤東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指出﹕「現在美國我們的關係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台灣問題」,「我們要破壞美國跟台灣訂立條約的可能,還要想一些辦法」。
當年英國首相邱吉爾還在英國下議院講話,公開主張由聯合國託管台灣。
美國等國叫嚷把台灣問題國際化,激起了當年中國掀起一場「一定要解放台灣」的高潮。炮轟金門更是拉住蔣介石的重要一着。同時,軍事還進行了解放浙江沿海的一些島嶼,包括一江山島和大陳島及其外圍列島。這就是採取「雙管齊下」。
金門炮戰前後的策略,粉碎了美英國際化台灣的陰謀,拉住了蔣介石不屈服於美國人搞台灣獨立,穩定了海峽兩岸的局勢。
吳康民   
本文發表於明報(2012111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