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調職看遠景 選票見高低

香港中聯辦更換主任和港區全國人大選舉,同時成為香港新聞頭條。
中聯辦彭清華主任來港十年。十八大以後,屢傳他將調任,並盛傳他會進中央擔任要職。因為他仍年輕,才五十五歲,距離退休起碼有十年。但熟悉中央用人傳統的,應知青年才俊幹部,升至中央高層,必先在地方鍛練。最好是到較為遍遠的省區,經濟不太發達的地區任職一個時期,經驗較為豐富,方受重用。過去胡錦濤是如此,今天的習近平也是如此。
彭清華出道便當京官,在中央組織部工作多年,官至副部級的局長,然後調來香港。香港雖然是特區,但卻是發達地區,所以升職還需經過一個徧遠而不太發達地區的工作磨鍊,這就是把彭清華調去廣西當第一把手的原因。
有了香港這個特殊環境發達地區的領導經驗,再加上不太發達的廣西自治區的領導經歷,方可再上一個台階。
如果仕途順風順水,彭清華主任,肯定在十九大時有耀眼的位置。祝彭主任好運﹗
張曉明執行中央政策
張曉明來港接任,他以年輕又有理論基礎著稱。雖然他在黨內的位置袛是候補中央委員,論者認為這是中聯辦降級,與港澳辦不相稱。實際上兩者仍然平行,都直屬中央港澳領導小組。過去廖暉主政,因為他是全國政協副主席,屬國家領導人一級,並兼任中央港澳小組副組長,而且資格老而倚老賣老。中聯辦過去的幾任領導人都是謙謙君子,因而顯得港澳辦似乎高了半級。不像早年周南和魯平分掌兩辦,頗有較勁味道。
派張曉明來,就是中央人事政策的年輕化進一步實施。論者認為張在對港言論以及在闡述十八大對港澳論述中表述強硬,認為他到港,或會顯出鷹派的一面。對一國兩制的實施,會重一國而輕兩制。這實在是膚淺之論。中央對港政策,決策在中央,不在個人,更不在張曉明的身上。他決不可能自把自為。加上他年輕而新上任,更加會處事慎重。觀他在港澳辦工作多年的表現,都是平實而不浮誇,兢兢業業,處事虛心,不是誇誇其談之輩。
香港近年的政治生態有所變化,利益集團與港英餘孽力爭話語權而不果,因而對現任政府採取不合作甚至對抗態度。英美外國勢力當然不會“錯失時機”,不斷活動和渗入。對此,中央不能視而不見,當然有若干對策。這些新對策,不論是誰主中聯辦,都必須執行。
人大選舉 冷暖心自知
港區人大選舉,范徐麗泰得票排名第二十九位,劉健儀排名三十六位包尾,她們兩位,都是爭取連任的最低票者。這個得票的變化值得大家深思。
上一屆范太以排第一的票后而獲委任為港區唯一的人大常委,為什麼這一次落差這麼大?原因顯然是她的公開表現。年來她不斷發話,內容與語調與中央的要求頗有差距,讀者可以覆按。至於劉健儀,作為自由黨黨主席,在中央肯定今年特首選舉不應流選之際,在幕後軍師的策動下,在電視上公開宣布主張投白票。自由黨的愈來愈背離中央期望,為港英餘孽所操縱,教我如何再信她?

 
吳康民   

本文發表於東方日報(20121229日)

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

避免“文革”重演 政改趕快上馬

剛得到諾貝爾文學奬的莫言,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中國甚麼都落後,但是刑罰是最先進的,中國人在這方面有特別的天才。讓人忍受了最大的痛苦才死去,這是中國的藝術,是中國政治的精髓。」這話十分有哲理。
近讀公安部退休幹部晏樂斌所描述的文革時期廣西武鬥的殺人酷刑,的確是駭人聽聞。他們的造反組織「聯指」,在殺柳州鋼鐵廠人事幹部黃日高時,把他背部綁上炸藥,一按電鈕,把人炸得骨肉橫飛,說這就是「天女散花」。廣西省貴縣農民陳國榮,因長得胖,便被活活殺死,挖出心肝,二十個人分吃。女民兵隊長陳文留,自稱一個人吃了六副人肝,還殺人割下五名男人生殖器泡酒喝,說是「大補」。這種殺活人,吃人肝的事,據說在文革時期的廣西,頗為普遍。
湖南道縣,在一九六七年的「文革」期間,發生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有一位譚合成的作者,編成一本厚達六百頁的《血的神話》,記述了文化大革命那一年那一縣的大屠殺紀實。
據他的統計,殺人手段可歸納為十種,計有槍殺、刀殺、沉水、炸死、丟岩洞、活埋、棍棒打死、繩勒、火燒,其他。而其中更可分為挖眼割舌、開膛破肚、先姦後殺,乃至將梭標插進隂道,把四肢釘在門板上凌遲至死等等。
我不知道人性何以會在一場政治鬥爭中,突然爆發成比野蠻人比吃人族更恐怖的行徑﹗
在抗戰時期入侵中國大地的日本兵,他們的殺人野蠻行徑是空前的,難道中國人卻去學這些日冦的殺人手法?
重要的歷史教訓
一個有悠久文化的民族為什麼會在一場政治鬥爭中墮入比野蠻人更野蠻的狀態?
「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的想法是多麼可怕﹗這個大亂就是政治愚民對政治賤民的大屠殺,根本和「大治」毫不相干。
這樣的一個歷史教訓,幅射出今天中國社會的種種矛盾,令人感到十分擔心。
當年的文化大革命是自上而下的,是毛澤東發動的。他害怕權力的失落,他有主觀主義的烏托邦思想,他也可能對某些官僚主義現象不滿意。於是號召青年學生,起而造反,結果造成不可收拾的亂局,並釋放出人類遺留的野蠻本性,造成一個中國人民的大災難,大慘劇。但是,至今這個歷史教訓仍然未被認真汲取,造成這個慘劇的某些因素仍未消除。
當今中國社會的內在矛盾正在積累,人們正在討論如何解決愈來愈激化的矛盾的辦法。胡錦濤也在「十八大」的報告中警告說,如不反腐倡廉,有亡黨亡國的危險。
政治改革刻不容緩
解決社會矛盾衹有政治改革一途,這差不多是國人的共識。但如何改革,卻是眾說紛紜。過去的十年,是說多於做,政治改革基本上停步不前,以至有識之士十分憂心。
如果矛盾終有一天爆發呢,如果千方百計維穏而終於維不穏呢,那就有爆發一場文化大革命式的暴亂的危險,就有可能再出現「文革」時期那種慘無人道的殺人手段的悲劇。那就不只是亡黨,而是要千千萬萬人頭落地的呀﹗
難怪許多官商的權貴分子,早就看出了這個危機,早就對內地的維穏没有信心,因而紛紛把子弟、配偶和財產移往美國等西方國家,成為成千上萬的「裸官」、「裸商」,成為千真萬確的“走資”,他們也成為美國人的「人質」。
中國正走在十字路口!
 
吳康民   

本文發表於東方日報(2012126日)

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重溫香港歷史 便知當前亂源

香港有些人很懷念港英殖民統治時代。有些年青人是人云亦云,由於對現實的若干不滿,便跟着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憧憬自己並未經歷的港英統治。有的人是在港英統治時期的既得利益者,與當年的權貴勾結,大發其財,方能建立自己的資本王國。有的人是在港英有意培植華裔代理人的得益者,包括某些高官和行政立法議員。英國人深謀遠慮,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前後,便很着意培養親英的青年才俊,以便在香港回歸祖國以後,能繼續港英統治的“香火”。這一着的確成功,末代總督彭定康的成績尤其卓著。難怪他缷旗回國以後,仍能連任要職。
戰後的港英統治,以六七暴動為界,可以劃分為兩個時期。戰後港英重新進佔香港,經歷葛量洪、柏立基、戴麟趾三任總督,歷時近三十年。他們沿用的仍然是統治老殖民地的手法。葛量洪大搞官商勾結,斬獲甚豐,離任時要用貨船載“行李”。柏立基是反共老手,在星馬英殖民地當總督時期,鎮壓馬共絶不手軟,來港後用同樣手法壓制香港左派愛國力量。戴麟趾繼承之,終於壓出一個六七年的“反英抗暴”來。
這幾位殖民地官員,他們沿用對付亞非洲老殖民地的手法,以為收買一些“高等華人”,強壓基層群眾,便可維持統治。殊不知經過八年抗戰,中國人民的覺醒,新中國成立,香港並非某些亞非英國殖民地可比。香港同胞維護本身利益的要求,用老殖民主義的眼光和手段,顯然不合時宜。
六七暴動後港英改弦更張
殖民壓迫是爆出了六七暴動的原因之一。雖然運動的過左行為,損害了香港同胞的利益,以失敗告終。但群眾不满港英的老殖民統治的情緒,並未平息。
英國當局看出了這個苗頭,過去派來的三任港督,都曾在其他殖民地當官,沿用的是高壓的一套。但中國人不同於英國的其他殖民地子民,而新中國更在邊鄰,影響力不可低估。管治香港,不能用老皇曆了。於是以後三屆港督,便派出外交能手擔任,他們是麥理浩、尤德、衛奕信。
麥理浩上任開始,便重視居民福利,建公屋居屋,發展工業,增進就業,普及教育,興建學校,如此等等,終於緩和社會矛盾。同時,整飭吏治,建廉政公署,使過去貪腐厲害的紀律部隊走入正軌,的確嬴得口碑。
尤德、衛奕信等蕭規曹隨,繼承這一套。加上中英談判開始,香港前途已定。到了彭定康前來,主要便是為回歸後沒有英國人的英國潛勢力作部署了。
彭定康戰勝周南
在香港的後過渡期,彭定康戰勝了周南。英國人無論在對回歸後的人事部署、經濟利益的安排、司法部門的把持、“港英餘孽”的埋伏,都作了精密部署。並在公開爭議上,例如立法會的組成問題上,虛晃一槍,吸引中方注意。彭定康可謂為英國的利益,立下了犬馬功勞。
今天有人高舉英國殖民地旗,有人暗中在為香港變成“獨立的政治實體”布局,甚至有人用試水溫的方式來高叫“港獨”的口號,都是事出有因,水有源流的。
今天,如果不正本清源,分析香港政治生態弄到如此亂糟糟的一團,把社會矛盾只歸咎於民生上,是不足以解決問題的。
 
吳康民    電郵﹕hmng@puikiu.edu.hk

本文發表於東方日報(20121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