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本報「正論」:《聞道香江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頗有同感。其實我歷年所寫政治評論,每多指出回歸前,北京對香港回歸後的政治複雜性估計不足,對英國人的多年統治種下「禍根」估計不足,對「港英餘孽」的作用估計不足。甚且最高領導人認為就是換一面旗子,洗刷百年割地賠款的民族恥辱就已滿足了。
正是因為這種指導思想,當末代總督彭定康處心積慮、夙夜匪懈地作回歸後的種種部署之際,我們的駐港機構領導人卻在吟詩作對,真正是「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沒做好去殖民化
回歸前我們的粗疏大意也就罷了,但回歸後呢,仍然是無所作為。作為主管港澳工作的港澳辦主任,主持港澳工作多年,甚且升上政協副主席的高位,仍然把持港澳工作不放,耽誤了多少有利時機?他十多年來,從不對港澳工作發話,卻與某些港英餘孽眉來眼去,甚且涉及錢銀瓜葛,其中內情,就不得而知了。
近日前港澳辦副主任、現任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的陳佐洱前來香江,自稱有「酸酸的感嘆」,認為「香港在一些重要領域沒有處理好」,說一是沒有「去殖民化」,二是沒有阻止「去中國化」。
沒有做好去殖民化,就是沒有充分估計香港長期在英國人統治下的「毒素」的滲透性是多麼嚴重。那一套統治班子,除了換幾個頭兒之外,還是原封不動,還是那一套殖民地式的統治文化,還是那一套英式的價值觀。甚且,上頭下的命令,他們可以給你軟釘子;或者表面服從,實際抗拒。通俗點說,就是陽奉陰違。所以,政令不暢通,或者變了樣,並不是個別的事情。
至於沒有阻止「去中國化」,這與原來的統治班子的思想意識有關,也與從大學裏的知識分子到中小學教師的影響有關。西方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在接受西方教育的知識分子群中,牢不可破。「佔中」活動以大中學生帶頭,某些大學院校學棍策動,決不是偶然的。
加上外國勢力,特別是美國勢力,正在為圍堵中國發力。香港正好是一個針對中國的橋頭堡,又有這麼多可以利用的港英餘孽和崇尚西方意識形態的知識分子。「地利人和」,英美勢力不亦樂乎!
毒酵母隨時發酵
陳佐洱說,「去殖民化」,是應該把一些東西放在博物館,而不應讓它出來招搖過市,說得太簡單了。意識形態的東西,能簡單地放進博物館嗎?就是放進了,也會「殭屍復活」,「死而不僵」。
香港又不是一個封閉社會,與西方的往來頻繁,西方有甚麼骯髒的東西,很快便會傳到香港來。況且香港本身多年來積存的毒「酵母」,隨時都會發酵。正本清源的辦法,是要增強正面的東西。在教育領域,在青年工作領域,都要認真做好工作。
一語激起千重浪,陳佐洱的功勞,就是揭開這個爭論的蓋子,讓中央和港人認真探討香港社會意識形態上的問題,使這個「酸酸的感嘆」,變成刺激港人神經的「辣椒」。
「去殖民化」,過去認為換一面旗子,任命一個中國人行政長官就算基本完成了。現在才知道,「去殖民化」是一個長期的艱苦過程。回歸十八年,還沒有去殖民化,也許還需再一個十八年以至更長時間。
「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古人的這個辯證法,應該十分有用。古語又有說:「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旨哉斯言。今天,疾患俱在眼前,治港者不可不慎也!
本文發表於東方日報 (2015年9月2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