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我相信那是真的

​《大公報》獨家刊出習近平主席微服出巡,在京乘坐的士了解民情的故事。新華網站一度證實,後來卻宣布這是虛假新聞。《大公報》更連聲道歉,並說對此“深感不安和萬分遺憾”。
​這件趣聞原來有人證物證。人是北京的士司機郭立新,證據是“習近平”為他題寫“一帆風順”四個字。
當然,字可能有假,但郭立新有名有姓,北京的交通管理部門,一查便知。更有趣的是,新華網開頭為何說“確有其事”,後來又稱之為“虛假新聞”呢。
​我的看法是,以習近平上台以後的作風,既提倡深入民間,了解民情,又反對領導人出行清場封路。他輕車簡從,作出如此的一次微服私訪,極有可能。
​況且,北京群眾,對“打的”之難嘖有煩言。既堵車,又無法乘上的士,交通是京城的一大問題。習近平想了解一下,正像他近幾個月來,頻頻了解軍隊、地方,企業各方面的情況一樣。他既提出新八條的規定,自己當然要展現新人事新作風。因此,乘坐一次的士,有何不可?
報道有人證物證
報道說,這位叫郭立新的的士司機,平時的外號叫“時事評論員”。北京的士司機,喜歡與乘客討論時事,是眾所周知的。我自己也碰上好幾回。特別是我當全國人大代表時,在“兩會”期間,的士司機更喜歡與乘客討論時事政治,而且十分大膽。所以這位郭立新,便與“習近平”從北京的隂霾天氣談起,以至說及治國理念。談呀談的,到了紅燈停下來的時候,郭立新把這位坐在旁邊的乘客認真一看,才忍不住問一聲,“有没有說您像習總書記?”
如果他是假的,應該立即否認;如果他是真的,但不想人家知道,也應該否認。但這位“習近平”並没有否認,還樂意應邀為的士司機寫上“一帆風順”的題字。
​事情實在是太巧了。
​本來,高級官員責任重大,當然應該保衛。但也不應造成“生人勿近”,封路攔車,十分“大陣仗”的現象。多年前報載當年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背着孩子上街買菜的新聞,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事。美國總統多次受到行刺(近如肯尼地和列根),在中國也不會發生。但是不是說明十分擾民的過分封路清場以至戒嚴在任何時候有必要呢?
說是虛假,疑點重重
習近平乘的士了解民情的新聞,我認為有七八成是真的。第一,作為親北京的報紙《大公報》,不會無事生有的製造這則假新聞。第二,北京的新華網和交通部門何以率先證實確有其事,隨後又稱之為虛假新聞?第三,假如那是假的,那位假的習近平為什麼不現身加以闢謠,說只是和司機開了一次玩笑?
比較可能的答案是,習近平的確有這樣的一次微服出巡乘的士的事情。坐在後座的便是他的保衛員,也許跟在的士後頭的還有一架保衛的車輛。但習近平或者中央有關部門,不願意張揚這一類微服出巡的故事,以免影響往後的出巡活動。
​有没有“假”的習總書記?只有那位坐在郭立新司機旁邊的人出來作證,才能解開疑團。

吳康民   

本文發表於東方日報(2013425日)

氣急敗壞 對號入座

李鵬飛老兄對我所寫的《不可輕視英國在香港的潛勢力》一文,似乎很不以為然。大概他認為英國人並没有在回歸後的香港布下綫眼和幕後操縱若干頭面人物,非常撇脫地撤離香港。如果不是李兄十分天真,便是他隠瞞了若干真情。
我並没有點名指責李鵬飛,也没有點名田北俊和周梁淑怡。他們既然要對號入座,那麼我們便來擺擺事實吧。
2003年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其手法和時機都不成熟,結果泡湯。我在當年已著文加以評論,指出中央強推的謬誤。但當年是時機問題,而不是不應為“23條”立法。田北俊身在建制之內,榮任行政局議員,理應與特區政府商討善後之策。他竟不為此圖,以辭職倒戈方式博取彩聲,令特區政府陷於尷尬境地。而李鵬飛公然參加立法會門外反對23條群眾集會,聲稱自己也是民主派,並說如果強行通過立法,便會“血洗中環”。言論昭昭在目,我曾著文指“血洗中環,理據何在?”(見拙著《吳康民論時政》2005年天地圖書)。李當年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竟危言聳聽,“23條”立法會“血洗中環”,那麼,今天又有人主張“佔領中環”,豈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田北俊說唐英年是爛蘋果
去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由唐英年與梁振英對奕。自由黨支持原黨友唐英年,完全可以理解。當年三月,北京開“兩會”,自由黨多名要員與會,得知中央已經“轉軚”,不再支持唐英年,並希望選舉能順利進行,不應流選。但自由黨田北俊、周梁淑怡等人,回港後公開在電視上揚言要投白票,促使流選。為此製造政治混亂,公然與中央唱對台戲。你們不喜歡梁振英,便應支持唐英平到底。一如香港首富李嘉誠在投票之日,在眾多記者之前,在電視攝影機前明確表示投票給唐英年,還叫記者“不要搞錯”。態度鮮明,令人印象深刻。何以田北俊在日前回應記者詢問時,為他們投白票辯解,說是因為不想在“爛橙同爛蘋果之間揀”(見4月23日本報)。為什麼你們的黨友,你們長期支持的黨友,一下子變成“爛蘋果”了?你們也太絶情了吧。
李鵬飛曾被推薦當特首
李鵬飛以不持有英國護照為自己的“清白”辯護,這正是英國人高明之處。我在這裡還要向大家透露一個未為人知的秘密,正是這位没有封爵和領取英國護照的人,曾被推薦擔任第一屆香港的行政長官呢。
在香港回歸之前,有的人對香港九七後有疑慮,李鵬飛如果一貫愛國的話,應該多宣傳《基本法》對香港高度自治的保證。為什麼要和鄧蓮如去英國為25萬人爭取英國護照,取得居英權?李鵬飛說,“這當然不包括我自己在內”,是的,李的責任重大,另有重用,否則便會如鄧蓮如那樣,到英國去當上議院議員了。
我所說的“港英餘孽”,並不如李鵬飛所說的,是“形容以前香港的官和政治人物”。他是要把水搞渾,要我擴大打擊面,陷我於不仁不義。“港英餘孽”是一極小撮的人,絶不包括以前當過官的或政治人物。像新近選上全國人大代表的李少光、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現任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等等,都是我敬重的人物。當然還有很多我認識和不認識的。所謂“港英餘孽”,應該看他們的表現,特別是在關鍵時刻,即政治上處於一個緊急關頭的時候。俗語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是愛國愛港的,是維護大局的,還是在背後捅你一刀,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吳康民    電郵﹕hmng@puikiu.edu.hk

本文發表於明報(2013425日)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不可輕視英國在香港的潛勢力

英國曾經是“日不落國”的大英帝國,它的殖民地遍布五大洲,它有統治各色人種的豐富經驗。特別是對香港這個十分特殊的殖民地的百年統治,更經歷戰後從老殖民地統治手法到懷柔政策的轉變,並要與一個堀起的東方大國中國打交道。
英國的特務情報工作更是十分到家。它的軍情五處(MI-5)和軍情六處(MI-6)統率英國國內外的情報工作,情報特務遍布全世界。在香港,回歸前夕的布政司霍德和中策組首席顧問顧爾特,頗為知名,他們就是軍情六處的人。至今仍經常來港活動,並在財團機構挂職。香港每有重大政治事件,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現代大英帝國雖然已經衰落,人們的眼光集中在美國這個霸權主義國家的一舉一動。在香港來說,似乎國際活動指揮中心在花園道的美國領事館,卻忽略了英國人的潛勢力和活動。美國的“光芒”掩蓋了大英帝國的落日餘霞。
香港政治生態重大變化
當前,香港政治生態發生重大變化。在國際上,美國對中國的堀起,認為可能來年會與美國爭鋒,於是採取圍堵中國的政策日亟。在亞洲的大小打手更紛紛爭取表現。小如菲律賓陸續在南海上撩事生非;大如日本居然以購買釣魚島來挑起領士爭端。如果不是忽然殺出一個“爛仔”北韓以核戰相威脅,中日矛盾可能升級。
但美國利用香港作為圍堵中國的“橋頭堡”,已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在幕後操作的一些香港的政治活動,也是不言可喻。既然大英帝國没落,人們不免經常把外國勢力的活動,聚焦在美國。
當然,美國有錢有勢,在世界戰略部署中,既然頗為重視亞太地區,在香港活動唱主角戲,理所當然。人們把目光聚焦美國,忽略英國,自是順理成章的事。
英國在港有潛勢力
但是如果忽略英國人的作用和潛勢力,那將會大錯特錯。英國至今仍在香港具有重要影響,不僅他們在金融、貿易、地產等方面實力雄厚,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人脉關係。英國統治香港多年,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中英談判香港前途之始,他們便銳意培養他們的代理人,而且“卓有成績”。他們吸收一些骨幹分子,參加核心組織,甚且加入MI-6。在公務員隊伍和工商各界,都通過利害關係、當然也有意識形態上的反共共同理念,形成一定的親英勢力。
英國人還有一個殺手鐧,就是善於抓住一些人的辮子,作為來日死心塌地為他們服務的“緊箍咒”。你不聽話,便爆出你的隠私。在他們的反共殖民統治時代,他們就是用稅務局和政治部來恐嚇敢和親北京人士來往的人。特別是工商界和專業人士。你不聽話,就用稅務局來找你的碴子;再不屈服,便由政治部把你遞解出境,完全不用經過法律手段。
英國以人事檔案作武器
英國人在殖民地訂定的法例如毛,但有的就是備而不用,有需要時才引來收拾不聽話的人。例如數十年前對公務員房屋津貼的法例本來不太合理。居於自置物業的没有房屋津貼,居租賃屋宇的才有。因此引致不少公務員相互向對方物業租住而居。這在當時是公開的秘密,我們這些局外人都知道,當年甚少加以控告。但在梁振英新班子中擔任發展局長的麥齊光,一上任便被揭露二十多年前“騙取”公務員津貼的行為,被迫下台。是誰挖出這個陳年老帳?不說自明。
英國人在統治香港時積累的人事檔案和其他秘密檔案多如牛毛,在當前的政治鬥爭中,正是一個重要的“武器庫”。而英國人培養的“幹部”,也作“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打算。
檔案是死的,人是活的。現在正是“劍出鞘”的時候了。
港英餘孽的四個梯隊
所以我把這些港英餘孽,分為四個梯隊,就是因為有些已陸續露面,有些是猶抱琵琶半掩面,有的還是隠藏不露。
港英餘孽的第一梯隊的代表人物是陳方安生。她是港英當局培養準備當特首的首選。所以香港回歸時是第二把手。但此人持才傲物,沉不住氣,終於自我爆炸,錯失良機。現在她力圖成為泛民主派共主,可惜氣數已盡。但她經常不甘寂寞,常常出場表演,正是“無可奈何花落去”,共主之夢,只在夢中。
第二梯隊目前還在台上。中央為了縮小打擊面,仍讓他們佔有一定的榮譽職位。但在去年特首選舉一役,他們公然與中央唱對台戲,主張投白票以促進流選,暴露了港英餘孽的面目。
第三梯隊若隠若現,關鍵時刻出來幫腔,有時也唱唱反調。但還不敢完全豁出去,變成一個雙面人。
第四梯隊現在還隠藏不露,屬於“長期埋伏,以待時機”之類,這裡就不便“畫公仔畫出腸”了。
英國潛勢力不可小覷
香港政治生態之複雜,在近一年表露無遺。既有內在的利益集團的興風作浪,也有圍堵中國的國際勢力干預,這是眾所周知的。但英國人和港英餘孽所起的作用,卻有不少人忽視了的。人稱英國是老牌帝國,老牌就是老牌,經驗豐富,人脉廣泛。俗話說,“爛船仍有三分釘”,英國人在香港的潛勢力,不可小覷﹗

吳康民    電郵﹕hmng@puikiu.edu.hk

本文發表於明報(2013423日)

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港人應密切注意朝鮮局勢

​北韓的核訛詐果然得心應手。連霸權主義的美國也怕它三分,要延遲試驗新型導彈,以避免刺激金正恩的神經。
​美國在還没有證實薩達姆有“強大的殺傷力武器”的時候,為什麼就出兵攻打伊拉克呢?正因為美國知道它實在没有什麼強大殺傷力的武器,反抗無力,才敢出兵。現在北韓是真正有了核武器了,美國人就有所顧慮了,甚至害怕了。難道這不是一隻“紙老虎”麼﹗
金正恩把北亞的局勢弄得很緊張,玩火玩得很厲害,連中國的第一、二號領導人,都不能不發話加以警告。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說﹕“不能為一己之私把一個地區乃至世界搞亂”。李克強在會見美國國務卿克里時說﹕“在半島(朝鮮半島)和本地區挑事生事,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如此露骨的警告,說明朝鮮半島形勢的嚴重性。
發生戰爭可能性大
對戰雲密布的北亞形勢,各方面的估計大不相同。中共中央黨校戰略研究所教授張璉瑰認為,北韓這一次是“玩真的”,發動戰爭的可能性高達七至八成。他認為,北韓的行為的目的不是為了和美國談判,而是企圖通過戰爭實現南北韓的統一。
是金正恩個人的狂妄嗎?也不是。北韓是一個軍國主義的國家,正像上世紀抗日戰爭前的日本。這些軍頭十分自信,認為自己率領的軍隊,都是十分強大,戰無不勝的。過去日本軍國主義的狂妄,不僅在於發動侵華戰爭,還在於敢於和當年軍事實力最強、二戰中未有損失的美國對抗。突襲珍珠港,便是要實現佔領亞洲的大一統的迷夢。回過頭來看,現代史上發動侵略戰爭者都是狂妄的,很少是理性的。就是美國發動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局部戰爭,回過頭來看,難道是理性的嗎?
緩和了中美矛盾
我卻寧信戰爭突發的可能性。各方面作好戰爭出現時的準備,好過戰爭突然來臨,人們手足無措。
同樣,北韓也正在作出一些麻痺世人的假象,如指中朝邊境來往如常,平壤一片和平景象,國際馬拉松比賽繼續舉行等等。越是宣揚和平假象,越應該引起人們的警愓。
​朝鮮半島局勢的緊張,緩和了中美之間的嫌隙。美國國務卿克里訪華,與習近平、李克強會面,氣氛良好。習近平強調,中美兩國應避免彼此關係受到大干擾,應致力於亞太地區實現良性互動。克里則表示,中美在朝問題上已達成共識,並進一步指出,願意在中國鑄造的中國夢中作出貢獻。
​中日關係雖然並未好轉,但釣魚島爭端顯然在朝鮮半島局勢緊張之際降溫。由於美國專注朝鮮核訛詐所引起的西太洋安全問題,也不願當前釣魚島爭端激化,以影響和中國的合作。
俗語說,政治形勢的變化一日也嫌長。同樣,國際風雲的變幻也會早晚不同。北韓今天把朝鮮半島的局面推向極端,目前還没有任何緩和跡象。金正恩不循牌理出牌,軍頭們盤弓待發。局勢的嚴重,不容港人置身度外。如果發生戰爭,可不是六十多年前的韓戰,也決没有“抗美援朝”,更不是常規武器的戰爭。大家還是要密切注意局勢的發展才好。如果發生戰爭,作為國際城市的香港,政治、經濟、人民生命安全都會被波及。

吳康民   

本文發表於東方日報(2013418日)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李柱銘方案為何發而復收?

民主派大老李柱銘,四月九日公開提出行政長官普選的提名方案。其要點﹕一是同意由當前運作的選舉委員會作為提名委員會;二是讓獲得最高提名票的五人作為候選人,然後進行一人一票的普選。
他的原意是﹕看到北京對提名委員會這個關卡決不讓步的底線,但同時認為按上一屆選舉委員會的組成,泛民主派可以獲得約五分之一的席位,因此在獲得最高票提名的五人中,必可讓泛民主派取得一席。然後在一人一票的選舉中再決雌雄,屆時泛民未必没有必勝把握。
這個如意算盤,決不是他一時興起而作出的建議,肯定是與不少民主派頭面人物商量過的,特別有可能是幕後的某些國際背景推他提出的試探氣球。
48小時後有反覆
但最奇怪的是,不過48小時,他就公開撤回方案,並向“爭取民主普選的朋友致歉”,特別要對所謂“真普聯”的召集人鄭宇碩致歉。
唯一的解釋只能是,當前泛民主派系裡的激進分子抬頭,這些喊打減殺的激進派,根本不準備參加政改方案的理性討論,他們就是要破壞香港的穏定繁榮,就是要亂,認為可以在亂中取勝。他們並不承認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看他們在立法會內的表現就知道,長期以來,他們對議案並不熱心認真討論,而是大聲叫嚷,用搞擲物掛標語等粗魯的動作,即所謂“博出位”是也。
立法會這一屆能增加所謂“人民力量”的生力軍,證明這些激進行為和人物,有一定的市場。於是群起效尤,連所謂“藍血”、“西裝骨骨”的大狀都願意當他們的尾巴。世事如此,能不令人嘆息。
民主黨連年後退
2010年民主派走進香港中聯辦,商討立法會選舉的改革方案,由於各讓一步,終於達成2012年立法會席位選舉改革的協議。原本這是香港政治生態的一種進步,但往後民主黨卻受到激進分子的多方面圍攻,以至在去年立法會選舉中失利。往後,民主黨節節後退,今天已不敢再與激進分子分道揚鑣,而是沉瀣一氣了。
但為什麼這名民主派的元老,忽然拋出這一個“有得傾”的方案,連民建聯的譚耀宗也讚譽有加呢?難道民主派又奉行“凡是敵人贊成的,我們都要反對”的理念,因此,非後退撤回方案不可?那麼,這一次譚耀宗真是幫了倒忙了。
決不是心血來潮
李柱銘提出方案,決不是心血來潮,也不是咨詢不周,如今李柱銘收回方案,肯定是受到壓力。這個壓力超過幕後慫恿他提出這個建議的力量。
李柱銘說,他自己的建議過分着重泛民能否入閘,“與原則脫鈎,實屬魯莽”。又說没有和陳日君、陳方安生討論。說明各種幕後勢力,包括英、美、教會,都十分着重這個2017年的普選。因為這是“奪權”的重要時機。故此意見紛紜,難以取得一致。李柱銘認為他的方案,表面上向中央讓了一步,實質上能奪取參選權,就是初步勝利。站在泛民立場,這是以退為進的謀略。可惜“識貨”的人不多,於是泡湯。
現在激進民主派正在圍繞着“佔領中環”進行“戰略部署”。他們崇尚暴力,並不着意進行談判。看來,一場過激的政治鬥爭,正在醖釀以至部署之中。今後香港的政治生態,是“剪不斷,理還亂”,還是會有峯迴路轉的一天?

吳康民    電郵﹕hmng@puikiu.edu.hk

本文發表於明報(2013415日)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蘋果公司為甚麼敢欺負我們?

​中國是蘋果公司手機等產品的最大市場。據說在上一季度,蘋果公司在中國的銷售額達七十三億美元,佔其去年十二月份收入增長中的百分之三十四,比美國本土還高。
​按理說,對於中國這個「衣食父母」,蘋果公司應該更為謙恭才對。然而,恰恰相反,蘋果公司在中國的售後服務,竟然比在其他西方國家差了一大截。
例如,在美國、英國和澳洲等國家,蘋果手機在保養期間出現故障,都可以無條件更換新機,並且保養期延長至在故障維修之日算起。但是,在中國,有顧客因手機故障要求修理,卻一修就是一個多月,並且沒有提供替代機。
另一位顧客的蘋果筆記本顯示器內出現積灰,拿到維修站詢問,居然得到「此故障無法修理」的答覆,完全不負責任。
​由於投訴眾多,內地記者紛紛到北京蘋果公司總部要求採訪,卻得到「公關部人員暫時有事,不能接受採訪」的答覆,甚至連熱線電話也無人接聽。
​在澳洲,蘋果產品的保修期是兩年;在歐洲,蘋果公司因違反意大利消費者法律兩年保養期的規定,被罰款九十萬歐元,並被迫修改了其售後維修政策;在南韓,由於該國公平貿易委員會施壓,蘋果公司同意購買手機一個月內,如發現瑕疵,可免費更換新機而非翻新機。
法規不全 鑽盡空子
為甚麼美國蘋果公司敢如此欺負中國的顧客,採取與西方等國不同的雙重標準?
第一,美國人看透了中國的崇美思想。中國人的崇美,由來已久,於今為烈。君不見內地權貴,以子女留美為時尚,以採用美國產品為榮。貪官暴富,都把資金轉移去美國,還出現不少裸官。而出逃的出逃,移民的移民,莫不以西方尤其是美國為首選。崇美引發輕中,缺乏自尊便令人看不起,源來有由。
第二,中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有關法規還不夠完善,也沒有專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行政機構。所謂消費者協會只是民間社會團體,不具有執法權限。總的來說,就是我們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和行政執法都還不健全,才給蘋果公司鑽了空子。
​第三,中國人的維權意識不高,法治氣氛在中國社會也不彰顯,碰到問題,中國人很少想到循法律途徑解決。因此,西方許多大公司認為,得罪了中國消費者的風險不高。加上西方大國,特別是美國人的優越感,又有逐利本性,也使他們變得傲慢。
​不過,中國人卻不是好欺負的。民間的覺醒,迫使官方的第一大報《人民日報》也發出怒吼,三月份連續多天在評論版頭條怒斥蘋果公司。官報如此動員,民間必加反應。相信這一次,蘋果公司恐怕不能再打官腔、搪塞了事了。
發展科技 重走正途
蘋果公司事件的教訓,也應該使中國人醒覺。勤勞聰明的中國人,古代已經有「四大發明」,今天的科技人才也不少。很可惜,近年來中國人不走正途走邪道,有關商品弄虛作假的新聞層出不窮,連「假雞蛋」這種「偉大發明」都搞出來了,可為甚麼不集中力量在高科技研究上?人家用禁運來封殺我們高科技的發展,我們為甚麼不振作起來?南韓在近三十年來的高科技發展,超日趕美,應該是一個榜樣。
中國人,醒醒吧!

吳康民   

本文發表於東方日報(2013411日)

習李面對的是中國新的“三座大山”

推翻三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革命者的呼號。
什麼是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就是清末、民國以來,帝國主義的入侵和欺凌,官僚資本主義的形成和掠奪,封建主義對億萬農民的壓迫。革命黨人前赴後繼,終於由共產黨領導,取得1949年成立新中國的勝利。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廢除了列強對華的不平等條約,没收了蔣介石為代表的官僚資本財產,通過土地改革還億萬農民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新中國成立以後,道路十分曲折。首先是封建殘餘死灰復燃,愈演愈烈。發展了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由他個人進行瞎指揮,鬧出多次的過左的脫離實際的政治運動,發動了一場空前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幾乎斷送了中國國脉﹗
鄧小平撥亂反正,進行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大大解放了生產力,使中國經濟有30年的持續發展。但由於政治改革没有跟上,權力缺乏制衡,使權貴集團有所壯大,形成新的官僚資本主義。
現在看來,只有帝國主義這座大山是真正推倒了。封建主義仍未破除,官僚資本有了新的變種。“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人民對習、李寄以期望
習近平、李克強等年富力壯、形象良好。新領導上台,人民寄以極大期望。原因是社會矛盾積存太多,貧富懸殊差距增大,官民關係緊張,地方衝突事件多發。政府加強“維穏”,但治標不治本,壓制式的維穏並没有解決問題。憂國憂民的有心人害怕矛盾激化,惹成重大事件。所以廣大人民寄望於習李新政,希望他們有所作為,化解矛盾,進行改革,化戾氣為祥和。
目前習、李面對的是一個嚴峻局面。我認為他們面對的是新的三座“大山”。要開山闢石,殊不容易。
新的三座“大山”
第一座,是舖張浪費和官僚主義;第二座,是相當普遍的貪污腐化;第三座,是權貴集團的勢力。
舖張浪費,首見於“三公”消費。所謂三公消費,就是用公費大吃大喝,濫置公家小汽車和公車私用,以開會和考察的名義而實際上是渡假旅遊。
這項消費,十分驚人,而實際上也無法有個準確估計。有人說,光是各級官員公費吃喝,每年可以花掉一萬個億。這筆錢可以製造30艘航空母艦﹗我個人親歷這種地方小官的款待宴請的豪華奢侈。至於公車使用,中央早有明文規定,只有省部級官員才可以享用專車,但現在連村幹部都有專車伺候。至於以開會名義到旅遊勝地住五星級酒店,逍遙快活者,比比皆是,我曾拍有照片為證。還有以赴外國考察而實是旅遊的更不少見。
至於官僚主義作風,更是比比皆是。僅舉一例,各地政府,為討好上級考察讚譽,常喜弄些“形象工程”。各級地方政府辦公大樓,要多豪華便有多豪華,而且屢禁不絶。
習近平首推黨風“八條”
習近平上台伊始,便提出整頓黨風八條,便是向這種舖張浪費和官僚主義作風開戰。準備推倒這座大山,並且在今年北京召開“兩會”時做起。如台上布置簡樸,會議期間不作公家宴請,開會期間不封路等。這些整頓黨風的行動讓公眾看在眼裡,更容易受到群眾監督,表現出改革的初步決心。
推倒第二座大山,便是要清除貪腐行為。提出“既要打蒼蠅,也要打老虎”,就是說大小貪腐分子同時開打。貪腐的老虎強猛,貪腐的蒼蠅眾多,貪污腐化行為的普遍性和盤根錯節,要清除不易。加上現在的貪腐行為,涉及賣官買官這一條,更是上下串連,增加推倒的艱巨性。但只要抓住典型,敲山震虎,應該可以逐漸減少貪腐的後來者。更重要的是要健全檢舉和制約的機制,強化輿論監督,使貪腐分子無所遁形。穩紮穏打,這座大山也是可以推倒的。
攻堅戰是針對權貴集團
最是攻堅戰的是第三座大山,這是有權力和靠山的權貴集團。權貴集團掌握國家經濟命脉,許多人是中央壟斷企業的領頭人。他們在中樞政壇上有後台,更有“黨國元老”當靠山。勢力之大,無與倫比。他們是重大的既得利益者。
對於這座大山,我認為強攻不行,必須採取一定的妥協政策。就是學習香港當年建立廉政公署肅清貪污警務人員的手法。既往不咎,你已賺够的,不分“浮財”。讓他們逐步退出權力中心和國企的領導班子,然後進行體制改革。以後加強監督,也允許競爭,不要再搞“國進民退”一套,扼殺民營企業,打破獨家壟斷的局面。
習近平要推到“三座大山”,需要經過多個攻堅戰役,其過程的慘烈和反復,可以想見。但這是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鬥爭,不推倒三座大山,可能“亡黨亡國”。打起來,也許要有犧牲。這個三大戰役,未必能在習、李任內完成,如能像《紅燈記》所說的,“自有後來人”。第六代、第七代都有這個信心和勇氣,有志者事竟成,中國才有希望﹗

吳康民    電郵﹕hmng@puikiu.edu.hk

本文發表於明報(2013411日)

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香港由經濟城市變政治城市

​香港已經逐漸由一個經濟城市轉變為一個政治城市。不僅是一個政治城市,而且是一個躁動不安的政治城市。
​看當前的政治爭鬥,從幕後的利益集團與中央的角力;英美勢力對香港的加強利用;港英餘孽的三個梯隊逐步現身;各種小鬼跳樑政客以爭取曝光出位;每周都有例行示威遊行。這哪裏是個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樣子?
港英時期 忌談政治
有的人為甚麼懷念港英統治的時期?除了受英國人提攜上位的「港英餘孽」外,還有的人認為港英統治時期,他們能夠賺到錢,也能夠靠自己的拚搏創業致富。中產階級可以有個安樂窩,受英式教育出身的青年有進階的機會。通貨膨脹也沒有今天的厲害,貧富懸殊兩極分化還不算突出,地產霸權也還沒有今天的貪得無厭。似乎一切還符合資本主義的傳統規矩。於是許多人高唱《獅子山下》,認為只要「艱辛努力」,便能「踏平崎嶇」,「歡笑多於唏噓」。
在港英統治時期,政治是個禁區。有一個時期,涉及政治活動是十分忌諱的。不僅在港英的官場或半官場做事,別說參與政治活動,連與愛國左派人士接觸,都會危及自己的職業和地位。港英當局有兩個撒手鐧部門。一是警務處的政治部,二是稅務局。你如果和親中分子有甚麼聯繫和來往,特別是生意人,很可能稅務局就會挑剔出你的報稅問題,就像今天的僭建問題一樣。即使你行得正坐得正,政治部也可以請你「飲咖啡」,對你作出警告。英國人還有無法無天的做法,就是不經法律審判定罪,便以政治理由把你遞解出境。
​在「六七暴動」以後,港英當局還改變高壓統治為懷柔政策。建造公屋居屋,發展九年義務教育,改善對小商小販的趕盡殺絕做法,成立廉政公署杜絕貪污收賄。這種種作為,的確有收納民心之效。加上內地連續進行多場極左的政治運動,兩相對比,增加了港人對英國統治的歸屬感。
政客煽動 吵吵鬧鬧
可是現在香港不是利用其地理優勢,背靠祖國,面對國際;一國兩制,可以和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接軌;法治和自由,吸引各地資金前來投資;人才匯集,本身和外來的優才眾多。這種種都是為香港創造一個獨特地位的基本條件。現在不為此圖,總要找些題目來吵吵鬧鬧,政治爭拗成為社會主軸,出位表演成為政客主業。特別嚴重的是,帶壞了青少年。過去青年人走出社會,是想方設法謀得一個安穩的職位,或找幾個志同意合的同伴共同創業。現在有不少青少年,在政客和某些不負責任的高級知識分子的煽動下,走一條「街頭政治」的邪路。
這樣的社會,如何能成為國際經濟中心?如何能成為一個金融中心?如何有人去研究高科技而使之成為一個小小的「硅谷」?這種變化,造成香港的危機。如果港人仍在等待祖國伸出援手等待救濟,那麼香港便只能是一個夕陽城市了。
政治容易引人注目,「爆料」更是傳媒工作者最喜聞樂見。某些政治人物,如果不常常「語不驚人死不休」,缺乏曝光,便不利於政治生命的延續。但這是「消耗性」的,不是「生產性」的。一個國家,一個城市,沒有創值,有甚麼前途?美國《財富》雜誌在香港回歸前夕判斷「香港已死」的「判詞」,難道將在十五年後重現?

 
吳康民   

本文發表於東方日報(201344日)

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兩人合作體制 並非歷史傳統

最近習近平、李克強就任國家主席和國務院總理,大家就說形成了一個“習李體制”。意思是說一個黨的最高領導和另一位行政機關的最高負責人,互相配合,因而便是一個新時代的體制,一個新的開始。
同時,過去的胡錦濤和溫家寶,也被稱為“胡溫體制”。十年過去,他們是否配合得好,成為一個互補的體制,其實也未有定論,有待總結。
至於更早的江澤民和李鵬,卻甚少人稱之為江李體制。再往前推,也没有人稱胡耀邦和趙紫陽是胡趙體制。毛澤東與劉少奇,更没有所謂毛劉體制。劉少奇是毛澤東罷黜的,甚且置之於死地。毛澤東和林彪,一度稱之為親密戰友,一個“萬歲”,一個“永遠健康”。林被稱為毛的欽定的“接班人”,還不是明爭暗鬥,最後一個倉皇出逃,“折戟沉沙”,死於非命﹗
兩人體制 並不科學
所以這個所謂“體制”,並不是很科學的稱呼。以集體領導來說,最高權力機關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常委會。就是今天由七人組成的小組。至於黨總書記(兼國家主席)和國務院總理,並不能說是超越七常委之上的兩人核心。
如果說個人領導,那便是集黨政軍權力於一身的習近平。他既是黨的最高領導總書記,又兼國家主席便是國家元首。再加上擔任中央軍委主席,是三軍統帥。他的權力份量,應該是在七常委之上,而非李克強可比。
至於没有公開名堂的黨國元老,可能仍有影響力和潛勢力,這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中國特色”。而且是各個歷史時期又各有不同的影響力。如毛澤東時代便是一個人的絶對權威,他是「一句頂一萬句」的。到了鄧小平時代,他也是很有權威,但卻有另一位元老陳雲和若干次級元老的制約。到了江澤民時代,雖然他革命歷史尚淺,但由於他的權術十分到家,以至於今仍有相當強大的影響力。當權十多年,退任後潛勢力也延續至今。
胡溫十年 仍待總結
胡錦濤是鄧小平隔代安排的接班人。鄧不願意讓江澤民指定接班人,他害怕他的改革開放政策受到挑戰,甚至揚棄,從1992年的南巡講話可見端倪。當年他健在時召開的中共中央“十四大”,他就指定年剛五十很年青的胡錦濤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六位常委都是六十開外望七之年。很明顯地就是準備讓胡錦濤接班。“十五大”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仍然是胡錦濤佔年齡優勢,五年後接班,已無懸念,於是終於迎來所謂“胡溫體制”的十年。
胡溫十年,仍待總結。表面來看,他們是穏紥穏打,不過不失。江澤民時代開篇不久,要勞鄧小平來個“南巡講話”,進行糾偏。胡溫蕭規曹隨,没有什麼大動作,也就没有什麼大成績。有人認為他們是保守有餘,進取不足,但中國的問題複雜得很,很難用三言兩語來加以評價的。
現在習李上台,全國人民寄以很大期望,原因是公眾對社會現實不滿意,對國家積累的矛盾太多而未能解決感到失望,於是寄希望於習李新政,這也是人情之常。
習李新政,開篇取易棄難,提出黨風八條,不算什麼大動作,就是反對形式主義和舖張浪費,這些是群眾容易看見而官場和權貴階層的抵制較小的。當然,如果來個勁的,會觸及高層權貴的根本利益,鬥爭便會激化。我們同意習、李體制的穏扎穏打,不打無把握的仗,一步一步來,不要心急,進步總會有的,人們寄以期望。

吳康民    電郵﹕hmng@puikiu.edu.hk

本文發表於明報(20134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