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報載,大陸有十三省的「毛派」,即極左派,在河南洛陽集合,準備組「黨」,以對抗現政府,呼籲以革命推翻官僚壟斷資本主義。
左的思想有市場
近來極左派屢屢有所行動和在網上發表言論,倡導回到毛澤東時代。這類人現在還未成氣候,但卻頗有市場,就是當權的也有響應的。如教育部長袁貴仁,提出高等院校必須倡導三個「不」,不得越過甚麼政治底線。這種這個「不」、那個「不」,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禁條多得很。用不得這樣和不得那樣來管有獨立思想的知識分子,管有學術研究自由的高等院校,看來並不是十分有效。
思想用「管」而不是用「引導」,意識形態領域用不准而不是讓「真理是愈辯愈明」,歷史上證明失敗多於成功。
但這種「左」的意識形態有它的市場。因為在毛澤東管治的「左」的時代,雖然歷經「左」的政治運動,鬥死的人千千萬萬,「左」的經濟路線,也餓死了幾千萬人,但當年的社會,特權和貪腐現象沒有今天的普遍和嚴重,貧富懸殊更沒有今天的厲害。
在新的一代青年來說,政治鬥爭的殘酷和慘烈,他們沒有經歷過,餓死人的慘狀也只是聽老人家話說當年。然而,他們卻看到今天社會的不公和貧富懸殊,看到今天的無官不貪的普遍的貪腐現象,看到今天權貴勾結、特權無處不在的不合理社會。所以,他們便會滋長着一種反叛的情緒,對「革命無罪,造反有理」嚮而往之。
青年人有反現實的天性,更容易由對現實社會上的不合理現象滋生造反情緒。過去在官僚資本和封建軍閥、蔣介石反動政權執政的時代,青年學生是反當權者的急先鋒,從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到反飢餓反內戰的學生運動,都是如此。當年,這是推進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毛澤東曾經讚揚五四運動「英勇地出現於運動先頭的則有數十萬的學生」,指出:「在中國的民主革命運動中,知識分子是首先覺悟的成分。」
朝中有呼應力量
曾幾何時,這些「首先覺悟」的知識分子,被毛澤東的歷次政治運動中打成反動「右派」。大量的知識分子被鬥爭、死亡、流放,因而潰不成軍。今天的毛派,高舉毛澤東的旗幟,究竟是要推翻所謂官僚壟斷資本主義呢,還是最終要自己打倒自己?
今天的社會當然遠未完善。打擊貪腐的工作,只是萬里長征進行的第一步、第二步,前途仍然艱巨,但方向是對的。
倡導自由經濟,發展生產,也已顯見成績。短短二十年,使中國的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的第二位,經濟仍在發展之中。人民的生活大有改善,成長壯大了中產階級。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成績是主要的。
極左派的蠢蠢欲動,現在仍是弱勢,但它代表着一股勢力。他們雖然在野,但朝中仍有若干響應的力量,特別是主管意識形態方面的部分人。值得注意的是,月前逝世的過去「左」派的領軍人物鄧力群,他生前只是當過黨的中央委員和書記處書記,並未進入政治局委員之列,算不上黨和國家領導人。但他的訃告卻升級至刊在《人民日報》頭版左下角,這是國家領導人的規格,而且報道譽之為「我黨思想理論宣傳戰線的傑出領導人」。既然「傑出」,當然是他「左」的傑出,在鬥倒鬥臭胡耀邦時的傑出表現。
高度評價「左」的鄧力群,毛派在洛陽高調「組黨」,巧合乎?漁陽鞞鼓動地來乎?
本文發表於東方日報 (2015年3月12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