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大學問題不少,值得注視。
過去大學有“去行政化”的呼聲。因為大學校園很像“衙門”,什麼都講級別。大學分副部級、正廳局級、副廳局級等級別。大學校長相當於副部長正副廳長。以至教授等也有相應的“官銜”。這種衙門化的作風,引起不少學者和知識分子的不滿。但是要清除掉,又有許多不便。比如没有一個明確的行政級別,便找不到相關的省市負責人,據說連廳局長都不願意會見没有行政級別的教授,使許多事情都很難辦。
“衙門化”不僅在於行政職稱,還在於學術研究資源要由行政部門分配。學校行政序列代替教授們的學術研究自由。
過去的大學更是外行領導內行,有不少並没有多少學術修養的黨官領導大學。現在算是慢慢改過來了,黨委書記大多有教授職稱或博士學位。
學術造假很普通
其次是學術造假。大學校園內的造假,已經很影響大學的聲譽。不僅僅是學位造假,許多碩士、博士學位都是一些權貴人物以假論文等等不正當手段獲得。學術論文“請槍”更是司空見慣。甚且要為假論文找尋“載體”,可以出版假的學術刊物。論文要刊出都有一個“版面費”的價錢。
至於在外國拿個假博士也不少見。美國有一些只有一個信箱的“假大學”,隨時都可頒你一個“博士”學位,只要交錢就行了。過去幾年,在香港公開頒授這類假博士的行當,屢見不鮮。
再次便是缺乏職業精神。在大學裏往往出現“教授走穴”這個詞兒。就是說教授為了賺外快,或到商場兼職,或擔任公司顧問,心有旁騖。甚且是教書主業“冷冷清清”,“定穴”的副業“熱火朝天”。這都是社會今天的“向錢看”嚴重侵蝕校園的結果。
也難怪,現在不少大學都在眩耀校友中出現了多少位大官,多少位富豪,把官商擺在學校成績的首位。對於學術成就,對不起,免談了。
找職業是官商優先
有些問題也很難怪大學,學府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它與社會是互動的。許多大學生考進大學,當然希望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好職業,排位當然第一是當官,第二是從商。至於學術研究,是少數書獃子的事。近年大學的商科、經濟系是大學生的優先選擇,為的也就是在畢業以後能找到一份好差事。
北大教授陳平原感慨地說﹕“我很傷心地發現,現在的不少年青人,比年長的還要保守,還要世故”。他們還批評老師說﹕“你太天真了”。現在,反而是不少七八十歲的老人,“很激動,很憤怒,很有反抗精神”。他說,“這是多麼畸形的社會現象,七八十歲的人扛起理想主義的旗幟,五六十歲的人還在堅持奮鬥,年輕人卻成天宣揚‘別太天真’,這個世界還有希望嗎?”
大學生應負起時代責任
過去有人批評大學像“象牙塔”。進了塔裏就兩耳不聞天下事了。可是過去的年代,民族苦難和階級壓迫喚起了廣大的年青大學生的良知,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反內戰反飢餓運動,都是大學生領軍,在中國現代史上激起紅色風暴,終於孕育了新中國。
當前為培育一個大學生,要花費多少工農大眾的血汗,你們難道不應負起時代的責任嗎?
本文發表於(2012年8月1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