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為楊光辨誣 還「六七」真相

前工聯會理事長、大紫荊勳章獲得者楊光病逝。論者認為他是「六七暴動」的元兇,應該為當年放真假炸彈、暗殺電台廣播員林彬、擾亂香港社會秩序負責。蓋棺不能論定,該是楊光親友的一大憾事。在這裏,我認為應該出來為楊光說幾句公道話。
當年「六七暴動」,開頭原是新蒲崗的一塲勞資糾紛。在內地「文化大革命」左的運動瀰漫全國的時候,香港的北京派出機構新華社領導人,既為表功響應中央號召,又為了自保,居然利用一塲勞資糾紛,加上不少勞工階層對港英的老殖民主義的統治手法不滿,遂煽動起這一場所謂「反英抗暴」的大風暴。
反英違反「長期打算」政策
「反英抗暴」根本違反了中央自解放以後的對香港的政策。1949年全國解放以及抗美援朝以後,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禁運,使剛成立的新中國,在恢復經濟建設中遭遇某些戰略物資的缺乏及高精技術輸入的困難。但香港作為一個英國人統治的窗口,用處極大。即使禁運,利之所在,仍然是個「漏洞」。所以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深知此中利害,決定對香港的政策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並不急於收回。
而當年反英抗暴叫出的口號是「港英滾出去」,即是擺出要收回香港的態勢,這與中央的對港政策不符。但當年是「四人幫」的極左派當權,他們執行「愈亂愈好」的政策,對香港的極左的「反英抗暴」,便只有鼓勵而沒有制止的份兒。
加上當年內地到處是「鬥爭當權派」,領導幹部人人自危。香港新華社的負責官員,作為領導幹部,也不例外。他們為了自保,不惜犧牲群眾利益,於是一場小小的勞資糾紛,經過他們的指揮發展成大規模違反群眾利益的「反英抗暴」鬥爭,以迎合「四人幫」的胃口。
老殖民主義為「反英」點火
而當年的港英統治,卻仍貫徹一套老殖民主義的統治手法。既無視民眾疾苦,輕視福利建設,也處處採取高壓政策。特別是柏立基當總督的時期,把他在非洲及馬來半島當權時的老一套殖民統治的手法,帶來香港。殊不知新中國成立以後,香港基層群眾的覺醒,已非其他英國殖民地可比。
香港工人階級的覺醒,老殖民主義統治手法的不靈,內地極左的政治運動方興未艾,中共派駐香港官員為了表功自保,這才是「六七暴動」的主因。
由香港新華社一手包辦成立的「鬥委會」,既然標榜為「香港各界同胞」,當然也要顯示出「工人階級領導」。於是楊光作為香港左派工聯會的理事長,理所當然地被推為主任。
其實,楊光「一切聽指揮」,自己並無決策權。事無大小,都得聽新華社的。而且事實上鬥委成立不久,楊光就已成港英當局監視以至追捕對象。他率眾到總督府示威以後,就只能躲進中國銀行(舊址)大廈頂樓,作為「寓公」達數月之久。
暴動不應由楊光負責
至於要放真假炸彈,以至炸死北角無辜小童,暗殺在電台上叫囂反共的廣播員林彬,都不是楊光作出的決定。也許執行者是某些工聯會的屬員,但指揮行動的都另有其人。楊光當時只是一面空頭旗幟,甚至可說是個傀儡,並未參與實際工作。
就我所知,楊光是一個平和但缺乏主見的人,因為他聽話,所以才能擔任這個「反英抗暴」的「旗手」。
楊光一生淡泊自持,絕對不是一個「工人貴族」,是真正的無產階級。他從電車售票員開始(我曾乘過他當售票員的電車),當過電車工會副主席。曾領導過電車工人爭取權益的鬥爭,遂逐步升上工聯會高層。由於他平實、聽話,為工人階級所接受。但又因他文化不高,缺乏辯才,所以也不算是一位出色的工會領袖。

本文發表於明報 (2015年5月19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