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土共」、「洋共」 激進、溫和

我們這些早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熱愛祖國,擁護共產黨政權的,被稱為「土共」。土共的稱呼顯然有貶意。「土」,就是老土,跟不上時代,也有土生土長的意思。「共」,就是說這些人是潛伏的共產黨人,或親共分子。年前有人指摘「土共」當權時,說就有如內地解放後「分田分地」的意願,要在香港搞「共產」。我曾著文斥這些謬論。說如果我們能在香港「分田分地」,他們這些反共反昏了頭的人物,還可有「立錐之地」嗎?這些人今天還不是在賺香港人的血汗錢,住豪宅、駕名車,閒來周遊列國,逍遙自在呢。     
有人說行政長官梁振英也是「土共」,真不知如何說起!土共成形之時,梁振英還在襁褓之中。他畢業於英國人重點中學的英皇書院和理工學院,留學英國。兒子也留學英國,至今仍多次去英國度假。應該說,他與英國的關係比和中國的密切。只憑他曾當過回歸前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的秘書長,就判定他的「土共」身分,這是何等不科學的判斷﹗我曾著文說當年的基本法諮詢委員會,主任安子介、副主任李福善、羅德丞等人,地位比梁更高,難道他們都是「土共」?    
因為梁振英當上了行政長官,所以要「抹紅」他,表示他只是北京的傀儡,不能公正地持平地主持港政。    
「洋共」就是「裸官」   
既然有「土共」,那便應該有「洋共」了。「洋共」在內地,當的官員不少,又稱「裸官」。他們把妻兒送到外國,甚至已入了外國國籍。早年文化大革命紅極一時的造反派頭頭,高幹子弟宋彬彬,曾被毛澤東欽點為「宋要武」。最近公開為文革時期的武鬥懺悔,但她還不是文革後去了美國,並入了美國籍?    
造反派到了美國,建立基業並入了美籍的大有人在。有的六四風波中被通緝的,去了美國,入了美籍,還不是和美國商人一起大搖大擺地回國經商。薄熙來的兒子在美國,高幹子弟在美加等國的數以千計。美國中情局掌握了大量的「洋共」的資料,也許同時攫取不少中國國家機密。洋共與香港的土共,南轅北轍,一在天上,一在地下。美英勢力,愛的是「洋共」,恨的是「土共」。    
香港激進勢力膨脹   
說完土共和洋共,再說說香港反對派的激進勢力和溫和力量。    
當前的趨勢,似乎是激進勢力有市場,有聲勢,也許有選票。迫使溫和力量也要向激進勢力靠攏。
過去提倡「又傾又砌」的馮檢基,曾被認為是反對派中的溫和派。他並且因此曾在李柱銘、司徒華因六四風波而退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之後,仍留在特區籌委會裏。但最近的表現,是沒有最激,只有更激。這個「一人黨」,已經歸邊到激進隊伍裏了。
公民黨,被認為是藍血黨,是西裝筆挺、袋插絲巾的紳士黨。可不是麼,他們是派頭十足的大狀,是收入不菲富貴人士。可是在2010的政改風波中,他們卻和極端激進的派別合流,與長毛之流站在一起,並主辦所謂「五區公投」。最近的表現,也是進一步主張激進手法,和所謂「人民力量」混在一起。    
民主黨的宣誓鬧劇   
最滑稽的是民主黨在中環舉行一場宣誓「佔中」的鬧劇,又是一場「沒有最激,只有更激」的好戲。這場宣誓效命佔中的戲碼,居然引起更激進的力量的踩場。可見今天反對派的演進,已成為激進力量的天下。    
激進力量的背後的支持者,就是要在香港保持一個不安定的政治局面,進則可以在亂中取勝,退者可以擾亂兩種力量彼此退讓而出現的妥協。幕後勢力就是要保持香港的不安定,既可牽制中國大陸,作為圍堵中國的側面力量;又可干擾特區政府的依法施政,使一些利民政策無法順利進行。    
目前政改諮詢正在開始,如此局面實在令人難以樂觀。政治原本該是妥協的藝術,只有各讓一步,才能前進。但目前的情況是,激進勢力氣焰正盛,溫和力量幾無立錐之地。再現2010年民主黨走進中聯辦的談判局面,難上加難。民主黨的表忠行動尚且有人踩場,目前只有激進再激進才有市場。看來,香港的政治生態,只有置之死地而後生,別無他法。

本文發表於明報 (2014年2月1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