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暴力襲擊事件並非扼殺新聞自由

近月,香港連續出現了兩宗以暴力擊傷新聞工作者的事件。
先前,原《明報》總編輯劉進圖受暴徒襲擊重傷,現仍在留醫中。對於這種暴力傷人事件,這種買兇傷人事件,我們予以嚴正譴責。所幸警方與內地公安合作,迅速破案,拘捕疑兇並已起訴。  
但在事件發生以後,香港輿論及反對派鋪天蓋地發動輿論,一口咬定這是壓制言論自由的事件,並且把矛頭指向北京和特區政府。
全世界都曾發生過襲擊和暗殺新聞工作者的事件,連被認為最有新聞自由的美國也不例外。除了個別第三世界小國的獨裁者或有意牽涉壓制新聞自由者例外,其他西方各國,都沒有人把個別事件算在政府干涉新聞自由的身上。南美有些國家,暗殺和襲擊多是毒梟所為,這些個別事件,也沒有人上聯下掛,提到打擊新聞自由的大原則上。
打擊新聞自由是政府行為
打擊和妨礙新聞自由,該是政府行為。例如進行新聞審查,禁止刊登某些言論,以至嚴格控制新聞報刊登記等等。但今天香港特區政府,有進行這些措施嗎?
說北京出手,更是十分荒謬。回歸10多年來,北京有干預香港的新聞出版自由沒有?如果有,今天香港的親北京報紙也不至於如此弱勢,今天香港最反共的報紙和報人也不至如此囂張。北京要干預香港的新聞自由,也不會採取這種下三濫的手段。
劉進圖在《明報》工作多年,他是一個溫和中性的人,也曾派駐北京擔任駐京記者。他主持的編政,我認為並不偏激。要教訓反共反中的代表性新聞人物,無論如何也不會選擇他作對象。當然任何暴力「懲罰」手段都絕不可取。
襲擊劉進圖以後,北京輿論和特區政府都予以嚴詞譴責,行政長官和中聯辦官員都親自前往慰問。事情經月,說明事件與北京及特區政府毫無關係。
當前,人們期待着警方能從疑兇口供中找出幕後真兇。
暴力事件就是刑事案件
劉進圖遇襲事件不足一個月,又再發生媒體高層遇襲案。籌辦中的《香港晨報》高層利婉嫻和林健明,又在街頭受到襲擊受傷。
但這《香港晨報》背景未明,香港輿論並未大做文章,不再強調妨礙新聞自由了。
這種一而再的襲擊新聞工作者事件,的確值得重視。就是普通刑事案件,也不允許一再上演,何況涉及公眾所關注的新聞工作者。
不過,我們希望公眾不要被錯誤引導,動不動就指事件妨礙新聞自由,就是政治打壓事件。在此香港政治生態十分複雜、政改討論十分敏感的時刻,什麼個別暴力事件都往政治動機掛鈎,只會徒增公眾的思想混亂而已。
香港當前正處在一個風雨飄搖的時刻。2017年的普選能否順利達成協議,能否順利進行,是香港形勢是否邁向坦途的關鍵。香港輿論界,應在促進達成協議上作出努力。如果輿論導向相反,不利於局勢穩定,自然非香港之福。當然,政改達成協議關鍵在北京有關當局與香港立法會議員是否有妥協的空間,但公眾的願望與輿論的導向也是重要的。
我們再次譴責襲擊新聞工作者的暴力事件,也希望公正的輿論能在促進政改協議上作出努力。

本文發表於明報 (2014年3月29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